到底还是纠结了。
今天到之前实习的公司和老大说工作的事儿,上次来时老大说要准备招个助理,让我也帮忙“就照着我自己这标准”留意下人选,pay不错,再慢慢谈。
当时也的确想了想留下这事儿的可能性,但没太往心里去,IT和互联网对我有种莫名的吸引力,再深一步就该狂热了。更何况,BMC也是我非常非常喜欢、非常非常想去的IT公司,地位甚至略高于Google(虽然Google仍然是唯一的、梦想中最理想的去处),我仍然抱有一点点期望。至少希望,可以晚一点考虑这个恼人的问题。
我是有些不想面对找工作这个熬人熬心的过程,尤其是当我给自己定下的核心目标仅有那么几个、大牛们的聚集地、招聘条件让我觉得仍有不小差距时。Google,微软,IBM,Intel,当然,怎能少了BMC。其次,则是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互联网公司。
如果选择继续,那么则是:网申,笔试,一面,二面,无数面,WIN OR LOSE。所幸的是我已经不再想要任何海投,也不需要。如果说之前找和去实习的过程还没能给自己定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那我就白混了,白折腾了,白遭罪了,TNND。好吧,即便在这几家公司也都有相识且不错的志愿者or朋友,又能怎样呢?没准能省去前面某几步,但最终关键那一哆嗦,还是得靠自己。自己要是真“哆嗦”了,那才叫SB了。
对于我来说,选择一份工作时,在它的所有回报中,到底什么才是我最在意的?什么才是我在找工作以及评估时最不可或缺的?
老大列出了他建议我着重考虑的因素:个人发展空间,公司发展空间,薪酬,团队氛围,直属boss对自己的认可程度和态度,等。顺便的,还BS了我一下对于BMC帅哥经理的花痴,说那都是浮云。
除去那浮云之外,工作的兴趣、激情、成就感、个人价值体现,是我在一直纠结的问题。
为什么把微软、IBM、Intel列入前五强,说俗点,是因为他们名气大、待遇相对不错或者挺好、可能有比较好的发展空间和成长空间。说高尚点,是因为喜欢他们的产品、企业文化、etc. 不过的确是,我之所以把Google列进后还仍然选了微软,但没写个APPLE啥的,就是因为喜欢他们的产品。我选择IT,也是因为喜欢那样的企业文化。
为什么BMC和Google并列榜首不相上下呢?是因为我对他们的认同感,要远远高于其他公司。这种认同感来自方方面面,根植于深处。
但如今,这一切似乎都要被推翻了。老大说,如果不出意外,11月之前就要确定助理的最终人选,并且希望我能在十一之后给他答复。所以,我似乎还有10天时间,去仔细想想自己的选择。
那为什么我对这家被我们戏称为“皮包公司”的公司这么上心这么纠结?这份工作似乎能给我90%想要得到的回报,包括老大列举和没列举的,我想到的和没想到的,还不用费心找工作了,但似乎就唯一缺少一点点,没法形容这种感觉。顺便偷偷BS一下他,提前打乱了我的全部计划。
我一直在想,成就感和个人价值体现对我的重要性和影响有多大。这可能能从大学在JA的3年过往历程读出一点点什么来。但似乎,我并不是一个成就导向的人,不完全是。至少我一直自认为是兴趣导向的,过程导向的。但再仔细想一想,兴趣是什么,做JA的兴趣是什么,帮助别人的兴趣是什么?是因为获得了这样一种被我称之为责任感和成就感的体验么?还是因为体会到了付出后收获的快乐和成就感、满足感?
——————————
以上文字写于昨晚纠结怨念之时。今早醒来之后,忽然想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似乎忽略了一点,关于我对“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的态度,关于我对未来规划的态度,关于IT是否为我现阶段唯一不二的选择。
老大昨天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是句老话,但并没有人提“女怕入错行”,让我也想想看为什么。可能除了社会仍然公认的男人需要挑战女人需要平稳一样,女性选择某一行业的专业技术性岗位的比例,还是要大大小于男性的。
我对自己未来规划的其中一部分是自由or兼职培训师。这一规划过于长远和飘渺,以至于我只能把其中重要的一些因素列入需要考虑的问题。但不管选择哪个,都将是至少3-5年的选择。
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呢?一直以来想到这个问题时的第一答案都是,自由,我希望过相对自由的生活。这种自由体现在方方面面。可以做喜欢的事情,可以在不想做某些事情的时候说NO,可以不用考虑太多纠结的人际关系,可以有一点时间去世界各地游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等等等等。所以我倾向于IT,倾向于人数比较少的公司,喜欢这种IT公司的“工程师文化”。
好吧,想了一晚上之后越来越偏向老大了。如果说之前最初是30%,昨晚谈完以后是50%,那现在得有70%了。但是在做最终决定前,还有一点事情要做。至少,要试过所有能想到的可能性之后,再对自己说NO.
其实男怕入错行,这句话绝不仅仅适用于男生,,它适合所有人.
但对于女生来说还是嫁错郎危害比较大 H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