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7
培养一个真的有些难,各种各样的惰性会让我不由自主起来。但这不是我偷懒的借口。第18篇傻瓜日记,以后不可以再停。
前两天做过了传说中的优势识别器测试,我的5大优势主题如下:
搜集,思维,积极,交往,伯乐。
其中,搜集、交往和伯乐是未来成为一名培训师可能需要具备的优势,书上只写到了这三个,不知是否还有其他我没注意。
我欠缺的部分其实并不只是演讲技巧,更重要的也许是我的心结,这是一部分原因,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的自信。
2009.12.8
作为领导者,组建团队时,发展团队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领导者个人素质。能否用个人的魅力去打动和影响别人,能否将自己的能力通过培训使之成为他们的能力。
去向失败者学习他们失败的原因,而不只是找成功者成功的原因。前者是必然中有时有偶然,后者是偶然中有必然。而我们要做的是改变自己能左右的必然的事情,接受无法改变的偶然因素。
多做,多人际的做。现在多做一分,你三十后收获时,就是一丈。
2009.12.9
IT创新不仅是技术上的诸如云计算这样的产品创新,更可以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这一观点也可以引申到任何行业。
这是熊晓鸽老师在讲到金融创新时谈及的话题。
此外,懒其实有时候也会成为一种创新,尽管很扯,但这个世界的确是懒人推动的。
我为什么不自信?
—对于面对的事物不足够了解,不能完美的“装”出这种自信的样子。并且,我通常都会认为,“我还没有准备好”。
为什么我的优势里没有“责任”和“成就”这两个我之前一直比较在意的主题?
—成就:我很满足于成就感的获得,但不会让自己为了成就感而刻意忙碌,同时也不完全主动追求这样的成就感。
—责任:诚实的说我很有责任心很负责,但活的比较累。当做有些不那么愿意但属于我的事情时,是出于责任和一直以来比较好的耐心。但不能带来满足和其他收获。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独善其身。
2009.12.11
学会用自己的团队或他人力量,共同完成项目中的某些工作,而不是自己傻干单干,通通自己搞定。
一方面不利于团队合作,一方面自己会搞得很被动很累。
执行力只是必备的一项素质,但怎样让资源更优化配置和发挥作用是同样作为leader和member都需要考虑的。
读书时的反思和每天的回顾也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我需要通过读书把以前经历过的“经验”串联起来,而且这有助于我检视自己是否虚度。
2009.12.12
做晨型人的感觉非常好,当我发现我可以每天24点睡6点前起并精神不错的时候,这就是习惯和心智的力量。
把一天目前的to do list 列好,找出最大的“青蛙”并去尽快解决它!通常在早上的一个多小时里就可以完成一项任务,这是总是效率奇高。
这时候我也才更实在的感觉到条理性的重要。
工作中也是如此。怎样区分轻重缓急这四个象限的事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先明确这件事对老板的重要紧急程度,然后考虑对自己目标和想法的一致性。
合理安排才能高效利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