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的PS. 这篇文章其实是昨天早上的晨间傻瓜日记,手写在本子上,开始只是为了记录忽然冒出来的想法,谁知一发不可收拾。我想这就是积累的重要和思考会带来的转变。
—————————————————————————————————
做任何事情不一定需要完全的目的和充足的理由,或者说这理由和目的都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自然而然下意识的行为,只是为了满足内心的一点点需求。
但是做任何事都不可以让它流于形式,早起是这样、计划是这样,团多激励和管理、流程管理等等也是这样。尤其在昨天看到一篇关于流程管理的文章时,我忽然意识到我以前进入了什么样的误区。
当沟通不充分或不能那么完全的很好的进行时,需要一份详尽的流程去补充,就省去了沟通和扯皮的时间。这是为什么我学网读书会的day flow做出来会比较复杂(看起来的确是)。但是在领导我在学校社团的团队时不需要过多的这些东西,第一我们彼此熟悉和信任,这是基础,第二我们的沟通更加便利快捷也就能做到更充分。经过一学期的磨合和调整后,相信之后会越来越好。
但目前我们现在的问题,同其他各校JACC的问题都类似,没有并且不能很好的做到“培养接班人”。这并不只是关乎到培训体系、社团机制等等这些外在大面上的问题。现代人过于忙碌、外在诱惑和吸引因素过多,我想这是导致大多数人不能足够专注的原因。曾经2008年作为CC的我很专注于JA, 因此付出很多但收获同样多。同时我也做对了选择,找到了目前看来是我今后想走的一条路。注意只是目前。然而这是幸,也是不幸。幸运的是我少走了些通常意义上大家所谓的“弯路”,即怎样选择;不幸的是过早发挥优势而不合理“控损”显然在中国教育制度下很不现实,除非我也有个像郑渊洁这样开放的父亲。并且,过多的活动和人懒惰天性使然,使我继续抛弃了许多曾经有过的好习惯,比如早起,比如走路时公车上读书,等等,甚至不锻炼了。因此事实上,也可以说我走的是一条更大的弯路。只是任何一条弯路我相信都不是平白出现的,一定会有所帮助。
所幸我身边有了一群想想就觉得温暖人在帮助我,如果没有课堂上层出不穷的各种“颜思思”,我也不会在大学三年里混的如此之high的。
所幸我身边还有一些非常难得的人在帮助我,所谓贵人即是如此。如果不是做JA我不会在7月份认识马京了解到我学网;如果不是在9月17号刚好可以翘课并且已经开始对GTD有些兴趣便不会认识永锡、聪伟和海辰。如果不是以采访的名义和聪伟聊过一下午便不会让我的思想都开始了一个很大的转变;如果不是有了这转变也不会接受穆老师的建议和要求去每天读书思考。如果……等等。那么我离现在的状态或许还要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许许多多个“如果不是……那么……”的句型共同构成了现在的我,一个已经能开始不断把改变的行动付诸实践并寻求突破的我,而这只是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确切说还要更短。
如果从心智的角度说,我创造了我的世界,我等于我的世界,我们每个人的世界都因此不同。但这不代表,“我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每个人从一开始到现在的种种选择,一定会在某来某时某刻某事发挥作用并产生影响。但是没有人知道这影响会是什么、会有多大。就好象,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曾经我断然不会想到在幼儿园时因为吃饭太慢被老师当众罚站会对我造成如此大的影响,或许这是造成我每逢在公开场合需要说点什么时都会紧张不已、不敢于当众演讲把自己暴露在焦点之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当那天聪伟和我说起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只是如此一件小事的时候,甚至包括之前谈起关于家庭和幼年成长环境会对一个人产生莫大的影响时,我开始慢慢的去想这些尘封许久的问题。不求探寻到答案,因为根本没有答案。但是要让自己打开心结、接受这一切,这是更重要的事情。学会自己问自己。
这并不是像宿命论或者唯心主义等诸如此类价值观的一种,而是实实在在会发生,所谓心智对一个人的影响,需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因此有些人相信运气有些人不信,有些人爱算命并深信不疑但有些人嗤之以鼻。所谓“命”,一部分的确是先天原因,你的家世背景遗传基因,但在我看来更多的还是后天对自己的锤炼。如果发现了某个先天条件优异,那就继续把突出的地方打造的更出色。如果已经看到了先天的不足,那就果断的去“控损”,让它不要影响到自己。同样,在这一过程中发自内心的去做某件事,不要用“坚持”“拼命了”这样的口号去假装激励自己,通常这都是还没有在内在看到价值的时候做事情。有时口号是必要的,会在你打退堂鼓时提醒你。但更多时候,当你如果从看到内在价值的角度去培养习惯和改变自己,就会事半功倍,自然而然的不断做下去。要学会和自己的潜意识说话。
这是在看过海辰的微博和笑来老师的书后想到的。诚然,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根据笑来老师的文字,大脑有“选择性遗忘痛苦”的功能,那么把早起和背单词等事情当作痛苦的事情去坚持显然是明智,就是这个道理。
笑来很喜欢在文章中说的一句话是“相信我,你并不孤独”。而我以前很喜欢用的一句话是“相信我,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显然片面了些。如果让别人来听你或我或某人的成功经历,大概会根据讲述者吸引力号召力和成功程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一部分人会很有干劲儿的希望学习他们,但很多人也会想到”so what?”,而之前很有干劲儿的人通常不会坚持太久。我的成功与失败,只代表特定时段的特定经历。我们每个人在当时去做相同的事,由于些许不知名的差异会有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但有些核心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地方却被我们忽略了,或者主观上遗忘了。有些被忽略的部分是对方努力的程度和漫长的奋斗过程,加上一些特定条件。还有些在我看来是通用的核心部分,第是一读书,第二养成良好的习惯,各种习惯,有些泛泛但很重要。第三我也不确定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是积极的心态,加上一点耐心和细心。
忽然想到的,还想再添一句,“从心选择”自己的方向道路和追求的目标,并不是说心里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就追什么,更不是很多人在做的迫不得已选择一个,而是还要去不断问自己,我能做什么,我是不是想做这个,为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断的问下去,和自己对话。笑来老师说的很对,“控制你的大脑,而不是让它控制你”。
最后,这只是晨间日记,不小心写high了而已……太久没有这种文字从笔中涌出的感觉,也太久没有读书和思考了。因此也算是证实了我最近的一些收获和成功,这便是阅读和思考的力量吧。
———————————————————————————————————————
结语的PS. 之前一直想了很多东西没有落实到笔头,只是有了个想法或者开头就停掉了。希望借着每天的晨间日记好好整理自己的想法,我现在的思维过于发散和混乱了,从这篇文明显就能看出来,需要整理让它们链接起来。
字体很难看清,伤眼,建议换换。。。
以前用的的确是小字不好看,后来也懒得挨个修改了。。。汗。。
我也不会改wp模板的默认字体字号 = =